佛弟子舍利介紹(一)

2009110412:02
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舍 利 弗 - 智 慧 第 一

舍利弗是梵語 Sariptra 的音譯,又稱舍利子,出生于王舍城附近一個婆羅門教家庭。父親是婆羅門教的大學人。因自幼受家庭薰陶,他對婆羅門教十分精通。長大后他與其親友,也就是后來同他一起出家的道友目犍連志同道合,一起在鄉裡傳道授業,各自擁有數千門徒。

一次他與目犍連外出旅行,路遇釋尊的弟子馬勝比丘,聞說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。我佛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之偈,產生了對佛教的信仰。不久,便率眾弟子皈依了佛教。舍利弗未出家時已是很有名望的婆羅門教學人,他的出家使當時佛陀的聲望與威德大大增強。

舍利弗皈依佛陀后,持戒多聞,少欲知足,正念正受,捷疾智慧……,深受佛陀稱揚。他有很多的美德,其中尤以智慧淵深廣大而著稱,佛經中稱他智慧無窮,決了諸疑,輔翼聖化,聰明聖眾,所以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稱號。

舍利弗跟隨佛陀達40餘年,輔助佛陀弘法度生,對佛陀教法的傳播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。最後,他不忍看到恩師佛陀涅,請求先佛入滅,得到了佛陀的允許。入滅時,他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,同他的80老母見了最後一面,並為故鄉民眾作了最後一次說法,然后安祥進入涅 。他的這一舉動反映了佛教也是重視人間骨肉親情的。

   舍利弗

舍利弗(智慧第一)。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,梵文Sariputra的音譯。或譯作鶖鷺子、舍利子。號稱「智慧第一」。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,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,改學佛法。由於他持戒多聞、敏捷智慧、善講佛法,因此很快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舍利弗尊者 

舍利弗,在佛陀的弟子中舍利弗和目犍連,是時常同行的兩位尊者,他們在未入佛門的時候同拜外道為師,但到某一個程度之後,他們同時感到理地上不愜於心,不能解決他們根本的疑惑。有一天,舍利弗走在路上遇到一個比丘,行止莊嚴,威儀殊勝,舍利弗連忙上前問他說:「什麼人是你的老師?他告訴你們什麼修行的法要?」比丘回答:「我的師父是得道的比丘,釋迦牟尼。

他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,緣滅法亦滅。」舍利弗當下,心開意解非常歡喜,於是回去告訴目犍連,二人認為這是人間最高的智者;就這樣,他們兩人便放棄了原來所學,並且帶著兩百個弟子到竹林精舍,皈依於佛陀。

佛陀遠遠地看到他們兩個人,以及後面一大群人,就對身邊的弟子們說:「迎面來的兩個人,將來就是我門下的兩員大將,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連。」舍利弗的名字是依他的母親而命名的,舍利弗的母親眼睛很明淨,像鶖鷺鳥的眼睛,舍利就是鶖鷺,所以他的母親叫舍利,舍利的兒子就叫舍利弗,弗是弗多羅的省略,意思是子。

他母親在懷他的時候,人也變得聰慧異常、能言善辯,舍利弗的舅舅是位論師竟然都輸給她,所以認定舍利弗的母親懷著一個絕世聰明的孩子,為了將來不致輸給這位聰明的小外甥,舍利弗的舅舅就到外面遍學論術,精通所有論典,成為論師之冠他才回來,原想看看他的外甥長進如何,順便較量較量,沒想到舍利弗已經隨佛陀出家了,心裡很不是味,心想這瞿曇有什麼本領,怎麼把我那優秀的外甥給度走了呢?為了來試探試探佛陀的智慧本領,就想出問題來考佛陀,沒想到一下子就被佛陀考回去了,他心悅誠服,也就成為佛門弟子了。

舍利弗從小聰明不同凡響,八歲的時候就能走上論辯的臺上和成人的論師做答辯,不僅能侃侃而談,清晰有條理,而且議理周詳,語驚四座,他的智慧和口才是當時有名的。

皈依佛門以後經過佛法的啟迪,他的智慧更圓融了,是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行者,許多棘手的問題他都能夠發揮智慧圓滿的解決。好比提婆達多傲慢不馴,專門與佛陀作對,僧團本該是和合無諍的,但是提婆達多卻別立小團體,帶著贊成他的一百多人,另外成立了一個僧團,聽他說法、布薩、羯摩,這是佛門裡大眾師要做的事。他一切都學佛的樣子,但是卻沒有佛陀的修養,這是佛門破和合僧的不好行為。

舍利弗和目犍連,有一天就到提婆達多那裡去,等到提婆達多累了,躺下休息忘了威儀的時候,他就要目犍連大顯神通給在場的人看,先攝服他們產生信心,然後他再把平常佛陀講的真正覺悟的道理,介紹給這些剛出家不懂佛法的人聽。

一時大家理念清楚了,也打從心底明白了,於是隨著兩人又回到佛陀的身邊。舍利弗不僅護教有功,他也是一位建築師,舍衛城的須達長者曾用金磚鋪地,買下了祇陀太子的林園,要為佛陀建造一所說法的精舍,要求佛陀派一位懂得設計和監工的人,佛陀就派舍利弗去。

在舍利弗的設計之下,完成了一座有十六個殿堂,專門供應集會所用的,還有六十間小堂,中間有劃分為寢室、休息室、盥洗室、儲藏室等等,規劃分得一清二楚。

但在施工之前卻遭到許多外道的反對,他們怕建造這麼一個殊勝的講堂,殊勝的精舍來供養佛陀,會擴張了佛教的勢力。

因為那個時候,佛陀的思想在印度境內形同叛道,屬於叛逆性的所以備受阻撓,於是他們要求舍利弗來答辯。他們提出一種辯論的方法,假如舍利弗贏了,他才可以留下,如果舍利弗辯輸了,那他就要離開,精舍就不能蓋了;結果舍利弗折服了所有外道,並且讓他們領受佛法的真理,紛紛皈向佛門。

舍利弗,是佛陀聲聞弟子的典型代表。當佛陀入滅時,舍利弗和許多大弟子紛紛趕在佛陀前先入滅,試想全都走了,那誰來延續佛陀的法脈呢?後世眾生不就沒得救了嗎?

這就是聲聞弟子們的自私行為,他們於心態上只是自了漢,不過佛陀也為他們種下了大乘種因,回小向大,將來會走向菩薩大道。所以,法華經中佛陀也已為舍利弗授記,將來成佛,名為華光如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 難 陀 - 多 聞 第 一

阿難陀(多聞第一)。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,(生於西元前463)為梵語Ananda的音譯。意為「歡喜」、「喜慶」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,後跟隨佛陀出家,佛陀五十五歲時,選阿難為常隨侍者,當侍者達二十五年。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,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,因此被稱為「多聞第一」。佛滅後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。佛祖涅盤後大迦葉尊者成為「初祖」,統領廣大佛家弟子。大迦葉圓寂後,阿難尊者繼承迦葉率領徒眾宏揚佛法,被後世尊成為「二祖」。在寺院中,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,成為佛祖的協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阿難陀

阿難(多聞第一)。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,(生於西元前463)為梵語Ananda的音譯。意為「歡喜」、「喜慶」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,後跟隨佛陀出家,佛陀五十五歲時,選阿難為常隨侍者,當侍者達二十五年。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,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,因此被稱為「多聞第一」。佛滅後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。佛祖涅槃後大迦葉尊者成為「初祖」,統領廣大佛家弟子。大迦葉圓寂後,阿難尊者繼承迦葉率領徒眾宏揚佛法,被後世尊成為「二祖」。在寺院中,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,成為佛祖的協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難尊者

阿難又叫阿難陀,意為喜慶,釋迦牟尼的堂弟,在釋迦諸兄弟中,他的年齡最小。相傳阿難誕生在釋迦牟尼修行成道的時期。阿難有一個親哥哥叫提婆達多,也是佛教中的著名人物,曾隨釋迦出家,後來因在戒律修行方面與釋迦意見相左而反對釋迦領導的佛教僧團,並且自己成立教團,使得佛教僧團產生了最初的分裂。

釋迦成道後,在各處巡行教化,宣導他的教義主張。後來他回到家鄉迦毗羅衛國,度化他的妻子、兒子和一些親屬。釋迦族子弟中許多人信奉了他教義,並跟隨他出家,阿難就是其中之一。

釋迦牟尼在各處宣傳佛法,身邊需人陪伴隨行,隨著年歲增長,日常起居也需人侍奉。起先他沒有固定的侍者,舍利弗、目犍連都曾侍奉過他。釋迦五十五歲時,需要有一個常隨侍者,他選中了阿難擔當此任。因為阿難當時只時只有二十多歲,年輕、健康、手腳靈便,而且強記博聞。凡佛所說,他都能準確記憶。此後二十多年,他與釋迦形影相隨,基本上參與了釋迦牟尼後半生的所有傳教活動。因此他在釋迦的十大子弟中被稱為「多聞第一」。

相傳阿難因要侍奉釋迦的飲食起居,沒有太多時間進行宗教修行,故釋迦在世時他雖然經常聽聞佛法,卻未能證得阿羅漢果位(聲聞弟子的最高修行境界)。釋迦去世後,弟子們相聚,商量舉行會誦,誦出佛陀所說之法,當時主持其事的大弟子摩訶迦葉以阿難未得羅漢果為理由,拒絕他參加這一聚會,這使阿難非常傷心,受到很大的刺激。他下決心奮發修行,終於在聚會前一天晚上臨睡時,在頭碰上枕頭的一瞬間忽然大悟,證得了阿羅漢果,從而獲得了參加集會的資格。

釋迦去世後,阿難與摩訶迦葉一起領導了佛教僧團的活動,在相當長的時期維持著教團的生存和發展。他最後逝世於摩竭陀國與毗舍離國交界處的恒河邊。遺骸分別由兩國建塔奉。公元七世紀前半葉,中國唐代人玄奘去印度巡禮時,還見到了這一遺蹟。

在中國佛教寺院或石窟、雕塑、壁畫中,阿難往往被塑成正在合掌禮佛的年青僧人,與摩訶迦葉一起侍立在釋迦佛的兩邊,構成「一佛二弟子」的格局。

 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薄 拘 羅 - 壽 命 第 一

 

 

薄拘羅-( 巴庫拉 )他就是很少說話,只喜歡襌定,所以他被稱為「壽命第一」。而且他也持不殺戒,他戒殺,不殺生。在一生當中,他有幾次的不死,就是放在盤子裹面也燒不死他(燒他的時候並沒有死),在水裡面不死,被煮也煮不死,被一隻很大的魚咬,他也沒有死,大魚把他吃到魚肚裏面,然後又出來所以不死。有五種不死。

 

這位薄拘羅尊者的身體也很少生病,所以除了「壽命第一」以外,他又有一個外號叫做「無病第一」。這個無病,人不生病,表示他修行修得很好,因為他經常襌定,他會長壽,而且他也不容易生病,因為襌定到最高深的程度的時候,他的人就會轉化成為虛空。因為他的人已經轉化成為虛空了,你想想看,虛空有什麼病?風吹來的時候,就可以穿過他的身體;火燒虛空的時候,火自動會熄:水要來淹虛空也淹不了:拿金屬的東西要來打虛空,虛空也沒有損害。一個人在襌定之中,經常把身體轉化為虛空,他什麼毛病都沒有。

 

能夠襌定的人也就不會有煩惱,因為世界上的事情,也影響不了虛空。你想想,虛空又有什麼煩惱呢?所以只要人「在襌定中領略到空的道理」,才會得到真正的「無我」,那無我思想一產生出來,才是「真正的襌定」。所以現在呢,能夠得到真正的襌定是,有事也好,沒有事也好,自然能夠得到真正的大智慧的自在。

婆拘羅尊者

 

第貮佰壹拾捌尊

薄俱羅尊者 (長壽第一)( 省事第一)

薄俱羅尊者,因像貌端正、身材偉岸而名。修行八十年未曾病,從未服過一粒藥,壽命極長,又被稱作長壽第一。 據說,尊者因將一枚呵梨勒果藥佈施,九十一劫不墮惡道,受天人福樂,他最喜兀,修道八十年,從不為人說法。阿難問他:你為什么不為人說法呢?是不是因為沒有辯才,缺乏智慧?他說:我既不乏辯才,也不乏智慧,只是喜歡安靜,不喜熱鬧,才不說法。故又被稱為:省事第一。他自出家修道後,從不偃臥而眠,始終結跏趺坐,未曾倚樹。薄俱羅,又作薄拘羅、薄羅婆拘羅、縛矩羅、波鳩蠡。意譯曰善容,偉形。

 

精進無病第一尊

 

印度阿育王篤信佛法,施行仁政;統一全印,建立孔雀王朝。一日,阿育王與優波笈多尊者參禮諸塔、廣施供養。至薄拘羅塔時,優波笈多尊者告大王言:「此是薄拘羅塔,應當供養之。」阿育王問:「此人有何殊勝功德?」優波笈多尊者言:「薄拘羅尊者為佛弟子中精進無病最為第一。靜默精勤修道、少欲知足。」

 

阿育王乃布施一金錢。然而,此一金錢竟飛出,著阿育王腳邊。時阿育王讚言:「此阿羅漢少欲之功德力,乃至涅槃而不受施一金錢。」

 

劫前因緣道本生

 

薄拘羅尊者,在過去世九十一劫前,毗婆尸佛滅後,曾清淨持守不殺戒,並施藥給一頭痛病僧,由此因緣,九十一劫生人天中,未曾有病苦。

 

釋迦牟尼佛住世時,薄拘羅尊者出生於一婆羅門家中。年幼時,其後母心懷惡念,欲陷害尊者至死。然而由於尊者過去精進持不殺戒,功德福報具足,種種陷害,皆不能害:大鍋煮不死,猛火燒不焦,墮水不溺沒,魚吞不能消,刀割無所傷。此五害不死之福報,係得自尊者累劫修行之功。

 

薄拘羅尊者長大成人後,從佛出家,於三日夜中成就阿羅漢,具種種殊勝功德。又因過去施藥供僧之功德,得長壽之福報,享年一百六十歲,未曾身熱、頭痛、患病。出家學道八十年來,常樂閑靜,精勤修道,六根收攝。眼不視玄黃美色,耳不喜聞世間音樂,鼻不嗅世間香臭,舌不貪世俗美味,平時不散心雜語,意常在定,絕無散亂。

 

尊者結跏趺坐時,靜默精勤行持,不因身疲而倚牆靠壁。內心不起貢高我慢,亦不面對女眾,乃至與之共語。如是精勤持戒,具眾威儀,尊者雖具無礙辯才,善說法要,卻不隨意與人言。於八風──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中,尊者勤修忍辱而忍心不動,結跏趺坐直至涅槃。

省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今人去聖時遙,勇猛心易發,長遠心難持。古云:「一年之計在於春,一日之計在於晨,一生之計在於勤。」不論世、出世間法,若欲成就學業、事業、道業,須專注精勤,克服萬難,方能克障。

 

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若勤精進,則事無難者。是故汝等,當勤精進。」吾人當以古人之志為己志,效古德而立願行持:發精進心辦道,堅住正念,攝身口意,具眾威儀而不放逸。如是廣修六度,精勤不退;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,達一念不生之理精進,事理圓融,修行目標必定圓滿成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薄拘羅

薄拘羅譯曰善容,有慈善的容顏。他是壽命第一,活到一百六十歲。

 

他於過去世曾布施一位病比丘一個奄摩羅果,這位病比丘原來是一位辟支佛,所以薄拘羅感到今生無病,甚至無有頃刻的頭痛之苦。他又於過去世很嚴謹的持不殺生戒,絲毫不犯。自此九十一劫長壽無夭,且有五不死報:

 

他的母親以其初生時的相很奇特,而要燒死他,但是火不能燒到他。他母親又把他放在釜中蒸煮之,過了一會,以為他必死無疑,遂打開鍋蓋看看,見其不但未死,還向著她咧咀而笑。他母親把心一橫,把他投在河中,他浮在水面上順流而下,被一條大魚吞掉。大魚不久被一漁夫捕獲,漁夫以刀剖魚腹時,見到魚腹內有一嬰兒,健康無損,漁夫十分欣喜,把他養育成人。

 

薄拘羅因火不能燒、湯不能煮、水不能淹、魚不能噬、刀不能傷,故謂五不死。

 

薄拘羅尊者不喜歡人多的地方,亦從不與人說一句法,常樂禪定。乃至他涅槃後的舍利塔亦樂閒靜。有一次,阿育王禮其舍利塔,布施一錢於塔內,而錢突然從塔飛出,墮在阿育王足上。可知他雖然滅度,他同樣不喜歡有人來打擾其舍利塔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目 犍 連 - 神 通 第 一

目犍連是梵語 Mahomaudgalyona 的音譯,又稱摩訶目犍連”“大目犍連”“目連等名。他出家前與舍利弗同學婆羅門教,交往甚密,后遇馬勝比丘而一同皈依佛陀。目犍連出家后,刻苦修行,修得非凡的神通本領。他曾以神通力量識破了蓮花色女的誘惑,得到了佛陀的極大嘉許。他也因此在佛弟子中得到神通第一的稱號。目犍連積極地輔助佛陀弘法度生,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要助手。因此,佛陀稱他與舍利弗為其弟子中的雙賢。佛陀曾說︰此二人當于我弟子中最為上首,智慧無量,神足第一。

目犍連還是佛教裡重孝道的典範。據《目連救母經》記載,目犍連曾以神通力量,得知其生母因生前造大惡業墮入地獄,受大苦難,而求助佛陀。佛陀告訴他在農歷 七月十五日 這天,以百味飲食置盂蘭盆中,供養出家僧眾。目犍連依此而作,終使其母得救。后世依此方法為亡靈超度,並形成盂蘭盆會節日。千百年來這一節日在佛教及世俗社會裡盛行不衰,目犍連也因此馳名古今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目犍連

目連(神通第一)。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,梵文Mahamaudgalyagana的音譯。或為摩訶目犍連、目犍連、大目犍連。號稱「神通第一」。古印度摩揭陀國土舍城人。從釋迦牟尼佛出家,成為釋尊的十大弟子。以神通第一著稱。後被反佛教的婆羅門打死。在佛教雕像中,常侍立在釋尊左邊。相傳其神通廣大,以「天眼通」看到他的母親在地獄受苦,在七月十五按佛陀的意思設盂蘭盆供奉十方僧眾,在他們的幫助下入地獄救母,由此,佛教有「中元節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目犍連尊者

在佛陀的弟子中,舍利弗號為智慧第一,目犍連則為神通第一,其實凡是佛陀弟子,他只要修證到阿羅漢果的話,他都成就了神通,只不過在個人一生的行誼事蹟當中,有他獨到的特色,目犍連就是以神通聞名的。

「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」目犍連在修行中,他之所以神通殊勝,它是有來由的。在目犍連的過去世故事當中,佛陀說:他曾經是一位打魚維生的漁夫,有一天看到一位修行者,這位修行人已經是證到辟支佛果的行者,他看到辟支佛走路行走的威儀,安詳而優雅、莊嚴具足,心中生起無比的恭敬和羡慕,他便把他接到家中受供養。這位修行人在受供養之後,他為了度化眼前這位虔誠的漁夫,他就顯現神通,躍入空中,顯現種種的神通變化,讓漁夫看了,心中十分景仰,也打從心底升起一種願望;希望他將來自己修行時,也會有這種神通變化;所以呢?在這一世他就成了一個修行人,那麼也就神通廣大,這就是目犍連。

佛門的修行者,雖然可以修到神通,但神通並不是必修的內涵,還是關係到各人的願力,如果在修行道上發了神通,佛陀也不允許他的弟子任意顯現神通變化,除非是在某種特殊的場合,有必要的時候,必須用神通來完成一種折服或者是攝服的一種作用。再說修行,他必須依教如法,否則禪定功夫再高,稍一不慎就會落入旁門左道,所以不能盲修瞎練。

上白下雲老禪師開示的時候,每每談到神通總會慎重的加以解釋說:「神,是不可測;通,是通達無障礙,用平常心去看神通,則神通人人都有。」禪門有道是:「挑柴、運水皆神通」,只要一個人他的氣力,他能運轉 五十公斤 之物,那麼對只能舉 二十公斤 重的人來講,他就有神通,因為他能而你不能。為了破現代人對神通的執迷,老禪師還舉了一個小小的譬喻說:「你吃下了香噴噴的,拉出來就成了是臭穢不堪的,那就是神通。」

佛法的正修行路,是通往圓覺、圓滿的覺悟,發揮生命終極的價值,神通是正修行路上附帶的成績。當然,行走在修行路上的人,也有在純粹的道的領域上把握不住的,通常會因為在精進用功的過程中所顯發的一些跡象,為這個而迷失了自己,有的是因為求功心切,而流於攀緣的現象,其次如果心地功夫下得不夠的話,就會因此而迷失自我。

我們想看看,在名聞利養跟著來,頂禮膜拜的人一大群如眾星拱月的時候,誰還能夠還我清淨呢?於是問題也就跟著層出不窮了。所以佛陀提出四個清淨明誨,是學佛人首先要必須面對自我,要有所要求,要有所不犯,好比不婬、不殺、不盜、不妄語;婬心不除,如修禪定,必落魔道;殺心不除,修行禪定,必落神道;偷心不除,修行禪定,會入妖道;三心已除,還要去除憍慢,否則仍然不能夠清淨,完成正覺的清淨的智慧,可見正修行路上是純粹品德提煉的精華。

神通,對一位真正修行者而言是一種大障礙,上白下雲老禪師曾經說過:「神通,只是一種業的現象,神通有方法可以修得,但是修來的神通會退失,如果依教如法,則到達某種的程度之後,他自然而然會顯現神通,而且不會退失,當然那是以菩提大道為基礎。

在佛陀對弟子說法,傳下來的經、律、論三藏當中,可以看到佛陀的精神和身為僧伽應有的修養,都是以謙下和恭敬為首要。

金剛般若經中談泯滅四相,所謂無人、無我、無眾生、無壽者相,一個行者必須突破我的執著,顯現無我的修養,而後才能夠將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發揮到極致,饒益每個生命的自我圓成,並不是以修行為幌子,而邀來名聞利養。所謂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將來果報不好受,而且神通抵不過業力,對於業力所造作顯現的果報,神通無可奈何;好比目犍連尊者,雖然是神通第一,在禪定中看到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受苦,餓鬼道的眾生,他所承受的果報是肚子大,咽喉細小像針一樣,而食物一入口就化成了火炭,他只有承受挨餓的痛苦,所以叫餓鬼道。

目犍連看到母親在受苦,就是憑神力想拿東西給他母親吃也無能為力,心中萬分痛苦,就去請教佛陀,有沒有辦法可以救他的母親?佛陀告訴他,這是一個人無能為力的,有一個辦法可行,就是在結夏安居之後,所謂的結夏安居,是出家人每年 農曆四月十五日 起,到 七月十五日 這三個月之間,他不外出托缽遊化,完全守在一個特定的範圍之內,安心專意的做禪定辦道的修養。所以結夏安居以後,如果你為母親設供養,將甘美的食品、鮮果用盆子裝好了,供養和合僧,就是憑供養眾僧的一種功德力量,你的母親才可以得到超度。

目犍連就照佛陀的指示去做,所以一直到今天 七月十五日 就變成為盂蘭盆節,意思是救倒懸之苦。因為 七月十五日 這天,結夏安居之後,眾僧要自恣,自恣就是自己把自己修行心得經驗,或者有所疑問提出來請問,就是作切磋研究,還要請問佛陀,這一天通常叫作佛歡喜日,所以演變到後來這一天就變成盂蘭盆節了。

另一件事情就是目犍連雖然有神通,但是因為業力所使,他對於自己的生死作不了主,有一次他曾經經過伊斯建梨山下,被裸形外道看到之後,這些外道們本來就妒嫉,妒嫉佛門的弟子,他們沒有辦法接受佛法。看到目犍連從山下走過,披著袈裟很有威儀的,他們心生一種不好的想法,於是就把大石頭推下來,從山上推下來,目犍連在山下就活活被亂石打死了,所以神通敵不過業力,神通的本身仍然是一種業報的現象。學佛,要學佛陀的的道理及方法,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,所以在學佛的路上,首先要建立起正知正見,才不致於自誤誤人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那律尊者--天 眼 第 一

 

在中國,阿那律在經典中還有一個翻法,取他的音譯叫做阿免樓陀,如果你誦過阿彌陀經,在經文前提到佛弟子名號的時候,其中就提到了阿免樓陀,在中文中一般很少見到,上面是一個少字,多少的少,少字的下面是一個免字,避免的免、免除的免;阿免樓陀的中文意思是「無貧」,也就是沒有貧苦,另外還有「如意」的意思。

據說阿免樓陀在過去世的時候,曾經在荒年的時候,拿著自己僅有的飯供養過一位出家修行人,而這位修行人他已經證到了辟支佛果。辟支佛是緣覺乘的証果,他的修行方法是依於十二因緣法而覺悟的,所以也叫作緣覺,這是附佛緣覺。他覺悟的境界,雖然可以證到五通,但不能夠像佛陀一樣,達到究竟圓滿覺悟的境界,所以他又叫做傍佛。還有一種外道緣覺見飛花落葉依緣而覺。阿免樓陀因為肯於布施,就因為這一點善因種子,後來他有九十一劫在人天兩道中,享受事事如意、樂的結果,這個故事是佛陀親口說的。

 

在阿含部的經典當中有記載,阿免樓陀跟阿難尊者一樣也是佛陀的堂弟,他是摩訶男的親弟弟,是甘露飯王第二個兒子,甘露飯王是淨飯王的弟弟,摩訶男有高尚、高貴的品德,他為了救釋迦種族,在琉璃王子要屠殺釋迦種族的時候,曾經要求琉璃王子給他一個機會,讓他以潛入水中的時間為準,給予釋迦種族人逃跑的機會。琉璃王子心想,你潛得再久,人跑的腳程有限,再怎麼跑也比不上我的馬,反正也逃不過我的刀下,也就答應了。那曉得摩訶男他已經打定主意殉難,他是把自己的髮髻解開,以長髮繫住水底的草叢,讓自己永遠也浮不上來。可惜這個感人的犧牲,並沒有觸發琉璃王子的覺醒,仍然留下印度釋迦種族所遭遇的一次、最慘烈的一次血腥屠戮的暴行,但也因為摩訶男他這種自我的犧牲,使得釋迦種族得以傳衍後續。

 

在佛陀度了弟弟難陀和兒子羅侯羅出家以後,阿免樓陀也追隨佛陀出家了,剛剛出家的時候,阿 樓陀不太用心;聽法的時候,他常常喜歡打瞌睡。有一次,又犯了這個毛病,佛陀慈悲心切就對他說:「咄咄胡為睡,螺螄蚌蛤類,一睡一千年,不聞佛名字!」我們要知道,佛陀說的都是真實的語言,在這一句偈裡面,讓我們清楚的知道,螺螄蚌蛤等軟體動物,牠們業報是非常重的,這類低等的動物,牠們的意識昏糊千年難醒,所以佛陀警告阿免樓陀,在聞法的當下,自己如果不精進與佛道相應,還隨從自己的懈怠情識,耽於昏睡的話,那將來的果報就是這些貪睡的軟體動物了,永遠也醒不了!

 

阿免樓陀聽了佛陀的責備,不由起了警戒心,興起了懺悔之情,從此他就發誓用功,開始不閤眼睡覺了。佛陀就告訴他,用功也要鬆緊合度,不能夠太鬆弛也不能夠太過度,就好像調琴弦一樣,要鬆緊適度。

 

眾生是一個血肉之軀,要以食物來療養,比方我們的耳朵呢?是要以聲音為食物;鼻子是要以管嗅覺,以香氣味道為食物;舌頭嚐味,味是舌頭的食物;眼睛管看,那麼它要休息,睡眠就是眼睛的食物;修道也是這樣,涅槃它是以不放逸為食物,無為境界是以禪悅法喜為食物,你應該睡覺要保護眼睛。但阿免樓陀因為他為了自己以前的無知,而要做徹底的懺悔,所以他還是堅持不睡覺,結果七天七夜之後,他的眼睛就因疲累過度而瞎了。

 

阿免樓陀只想到彌補自己懈怠的過失,精進的結果把眼睛弄瞎了,沒想到後來的結果,卻連累到別人要照顧他,而引來很多的不方便;好比他的袈裟穿破了,他要自己打補釘他卻看不見,穿針引線都沒有辦法,必須要靠別人幫忙;衣服穿破了,不能再補了,他原先都可以自己做,現在他不能做,因為他看不見。

 

在佛陀的時代,出家人的袈裟都是自己要動手做,一切都得自己來,這是一個修行人面對生命,最誠懇、最莊嚴的一種行為表現,而不是像世俗一樣,以金錢為酬勞去換取什麼為代價的,出家修行人正式說來應該沒有財產,不蓄錢財,因為來自於十方用於十方。所以如果說一個出家修行人,或者說一個寺院,他還能夠提出捐款去做什麼慈善事業,來沽名釣譽的話,那對修行而言實在是很大的諷刺。

 

阿免樓陀他看不見,一切生活上原可以自己料理的事,都要麻煩別人,一次二次都還可以,久了別人也會嫌麻煩的,所以佛經裡面記載著,有佛陀親自為阿免樓陀穿針線做袈裟的故事。後來,佛陀教阿免樓陀修一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的禪定功夫,阿免樓陀非常用功,終於他得到了感應,眼睛的障礙完全除掉了,而成就了天眼通,他是佛陀十大傑出弟子當中的一位。

 

禪定功夫深厚的阿免樓陀尊者,在許多非常時候都發揮了作用,好比佛陀在雙樹林要涅槃的時候,眾弟子們都悲泣難捨,急慌迷悶的當頭,阿免樓陀他在旁邊就能夠很冷靜的提醒阿難尊者,必須要請示佛陀有幾件應該問的大事,以作為將來佛陀圓寂之後、涅槃之後,眾弟子們行持的一個依歸。而當佛陀涅槃以後,在當時荼毘的火點不燃,大家都不曉得怎麼辦的時候,阿免樓陀就以他的天眼通告訴大眾不要慌,是天神不讓那個火點燃,為了是迦葉尊者他正在回來的路上,他要趕回來,由此顯示迦葉尊者在僧團地位的重要。

 

佛陀雖然入滅了,而事實上他是慈悲地護覆,因為即使是一位成道的聖者,他也不能夠永遠的活著,而佛陀雖然離開了人世,但是他依然為世人找到了一位,能夠傳承衣缽的代言人,他可以放心地去了。

阿 那 律( 阿譨樓馱 )- 天 眼 第 一

 

阿那律是梵語 Aniruddha 的音譯,意為如意”“無貪”“無滅如意。佛經中常稱阿 樓陀。他是佛陀的堂弟、佛陀叔父甘露飯王(即白飯王)的兒子。佛陀成道6年回到他的家鄉迦毗羅衛城弘法時,他隨佛陀出家。在佛弟子中他以天眼第一著稱。他得到這個神通還有一段很不名譽的歷史。有一次,阿那律聽佛陀說法,因疲倦打起瞌睡,佛陀發覺后,嚴厲地批評了他。為此,他深感慚愧,發願從此不再睡覺,精進修道。經七日七夜,他的兩眼便熬瞎了。佛陀得知此事,非常憐憫他,就教他修定。他遵照佛的教導,終日不怠,勇猛精進,終于心眼大開,修得天眼通,見閻浮提,如視掌中庵摩羅果

阿那律還具有積極救世的大乘思想,他曾對佛陀說︰少欲知足,常行精進,是修道者的必備條件;忘計小我,弘法利生,是佛弟子應盡的職責。他的言行得到了佛陀的極大讚賞。針對他的大乘根機,佛陀還專門為他宣講了大乘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,為他演說了修大乘行的8件要事。另外,阿那律還參加了佛教第一次佛典結集,也是佛教的重要奠基人。

 

   阿尼律陀

 

阿尼律陀(天眼第一)。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,為梵語Aniruddha的音譯,意譯為無滅。釋迦牟尼佛的堂弟,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飯王之子,佛陀成道以後曾回家阿尼律陀佩服堂兄的道行,於是跟隨佛陀出家,以「天眼第一」著稱。雖然阿尼律陀是天眼第一的大神通,可是他本人卻是個盲人,《楞嚴經》說他出家之初,貪眠不起,被佛陀呵斥他像個畜生貪睡。阿尼律陀受此刺激下狠心連續七天不眠,竟不幸失明。但得了天眼通的神通是佛門的千里眼,他的千里眼能見十方(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南、東北、西南、西北、上、下)地域,達到能見世界如見核桃的境界。正是天眼阿尼律陀對世界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,所以他是最心平氣和的羅漢,跟誰都合得來,他還悟出證道的方法,他認為:道是從少欲、知足、寂靜、正念、正定、精進、正慧、無戲論八法而得到的。

 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